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
登录 快速注册 黄大仙每日一签
头炎汤
首页 移动食谱 汤谱 汤知识 上汤
我要上传汤谱?
我要上传汤馆?
我要分享靓汤视频
首页 » 煲汤资讯 » 小贴士 » 闲来泡杯温暖浓茶

闲来泡杯温暖浓茶

来源: 作者: 发表时间:2007-05-20 17:01 
【 饮食常识食谱大全】闲来泡杯温暖浓茶的食谱,饮食,食疗,治疗,吃什么好

茶,早在中国五千年前已出现,其后流传到印度、日本、英国以及欧洲诸国,发展至今,外国人对饮茶的钟爱程度绝不逊于中国人。煲汤

茶叶品种繁多,以其汤色来分可大致分为六类,分别是茶叶未经发酵的绿茶(如龙井、碧螺春、黄山毛峰);经半发酵的青茶(如铁观音、乌龙、大红袍、水仙)、白茶(如寿眉)、黄茶(如湖南君山银针);大部份发酵的红茶及经全发酵的黑茶(如普洱、六安)。煲汤红茶在英国、欧洲一带备受欢迎,因为茶色较深,故英文又称为 Black Tea,而中国的著名品种有功夫红茶(如祈门红茶、滇红、川红)。煲汤至于花茶(如香片、桂花)或近年流行的果茶则属加工茶类。煲汤

茶叶有保健解毒的功效,早于远古时代就已被发现和运用,近年多个国家的医学研究报告均指出,茶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及抗氧化物质,饮茶有助防止心脏病及衰老,而在对抗各种癌症方面,更具有很好的预防功效。煲汤另外,日本学者认为乌龙茶具有分解中性脂肪和抑制胆固醇的作用,有助瘦身减肥,因此出现了所谓的「苗条茶」或「减肥茶」,亦即近年市面上常见的产品。煲汤除了上述效用,茶所含有的咖啡因亦让人提神醒脑,不过,红茶比绿茶更具提神作用,而茶的氟元素亦有助巩固牙齿。煲汤

水温知多少

想在家泡一壶靓茶吗?正所谓「水滚茶靓」,除了茶叶外,水亦是先决的条件。煲汤水可分类为硬水与软水,每公升的硬水含超过八毫克的钙和镁离子,低于此为软水,在泡茶时以软水为佳。煲汤泡茶正确步骤是先用烧滚的水将茶壶茶杯烫淋,有洁净及提高茶具温度之用,然后放适量茶叶于壶中,加入滚水,盖上壶盖30秒,倒出,再加入滚水,这时候冲出的茶称为第一道饮用的茶,味道最清香醇和。煲汤一般茶最佳的饮用水温约为95度;绿茶最好不超过75度,原因是绿茶含丰富的单宁酸,高温会带出茶的苦涩味;至于花茶,花香与茶味配合得最恰到好处的温度约85度。煲汤

但是,我们又如何得知水的温度呢?一般来说,水滚温度是100度,水滚后待一到两分钟水温会降至约95度,若将茶壶盖打开五到八分钟,水温便降至85度,12到15分钟便降至75度。煲汤与此同时,我们可以运用泡茶技巧来改善茶的味道;若想降低茶的苦味,可以较低温的水来泡茶,若想减少涩感,可缩短浸泡时间,若想增加浓度,可增加浸泡时间或再加入少量茶叶。煲汤

泡一壶好茶

泡茶最重要的工具当然是茶壶了,一个好的茶壶最重要是能泡出茶叶的真滋味。煲汤在中国的茶具历史上,「土陶」是有史以来第一种用来制作茶具的材料,随着技术的发展,釉陶、瓷陶也开始被广泛使用。煲汤从明代开始,最受注目的莫过于中国宜兴的紫砂茶壶。煲汤

总括来说,喝茶的益处多,在冬季的午后,若不想舟车劳顿到处跑,可约同知己好友在家中共聚,大家静下心来,泡一壶好茶,在品茗靓茶之余,互相交流,增进感情,实在是一种舒适的享受。煲汤

附:如何选购茶叶

选购品质好的茶叶,可透过其色、香、形等方面来评估。煲汤

1、色泽:不同种类的茶叶带不同的色泽,在选购时,应选颜色光鲜亮泽的,若呈灰暗,杂而不均都是不佳的特征。煲汤
2、香气:每种茶叶本身都有独特香味,将一小撮茶叶放在掌心轻嗅,若茶叶带清新延续的香气,是为上品,若发出青草味,便属劣品。煲汤
3、外形:不同茶叶都有一定的标准形状,幼嫩的茶叶以坚实整齐为佳品,而茶梗不宜太粗大,最后茶叶中应不带任何杂质。煲汤

茶叶的保鲜

要保持茶叶的高质素,必须贮存在干爽的室内。煲汤若茶叶长期受挤压,会影响其泡出来的茶味及香气,所以最好将茶叶放在铁罐内保存,置于干爽的地方,使茶叶不易与其它带有气味的物品混杂。煲汤

闲来泡杯温暖浓茶的饮食,食谱,食疗,治疗,吃什么好
2kcn
顶一下(1841)   打印本页   关闭窗口   返回顶部

资讯栏目

  • 其它
  • 汤料知识
  • 小贴士

推荐资讯

  • 多喝汤喝好汤(专家说汤)
  • 夏天喝绿豆汤消暑益气
  • 全世界最健康保持身材餐
  • 夏季多喝汤对健康有益
  • 专家称肉食为主易得肠病 老火靓汤
  • "亚洲第一煲"
  • 靓汤,营养物质最佳溶剂
  • 喝海参汤 进补不成反而腹泻
  • 煲汤注意事项
  • 喝汤讲究学问

资讯排行

  • 鸡蛋营养价值剖析
  • 孕妇不可不知吃鱼的常识
  • 吃柿子小心得胃柿石
  • 怀孕第8个月的饮食
  • 每天必吃牛肉的十大理由
  • 菠萝营养价值剖析
  • 冬季感冒饮食疗法推荐
  • 十分钟早餐要怎么吃
  • 食芹菜勿弃叶
  • 看看你走进饮食误区了吗?
中华汤网|联系我们|广告服务|服务条款|网站地图|使用帮助|诚聘英才|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免责声明: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清除 Cookies-TOPProcessed in 0.039883 second(s), 2 queries, Gzip disabled

QQ群:118960524 管理员:21326094 技术 :